【讀後心得】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 - 一本教你救贖自己的書
人活在世上,一定要有自我肯定感,不能總是隨波逐流,也不要發生什麼事都怪罪自己。作者認為過度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並不會過得更快樂,要接納原本的自己,不需要凡事皆以他人思考,偶爾需要想想自己需要甚麼,並且嘗試拒絕別人。
書中有三個地方我認為蠻有趣的
送禮、關懷應是看心意,都不應以回報為目的
曾看過有人因為過度關懷某人,卻沒有收到回報而感到不悅。但我認為送禮物和關懷都應該要是自我滿足的一環,我送禮物給你是因為我想送,我送了看到你收下禮物我會開心;我關懷一個人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找個機會聊天了解大家想法,可以讓我更快樂。但這些前提都不該以回報為目的,不能因為我關懷一個人,就要對方也關心我。不能因為我送他生日禮物,但明年他沒送回來你就生氣。我會建議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以考慮不再送禮物、減少關懷。說不定有人收到禮物會覺得壓力很大,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回禮;或是有人就是不習慣被人關心,像我只要被主管稍微關心一下我就會覺得壓力馬上就來,是不是我做錯什麼,他才需要來關心我。
學會說不的同時,也要學會讓別人說不
對我來說,說不很簡單,只要我不想的東西我都可以直接說不。但對某些人來說,說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,特別是某個請求是上位者對下位者要求的,這種情況更難說不。以我指導教授來說,他會跟別人討論論文,並且提出他的想法。但並不是說他的想法一定是對,他會希望學生們有自我想法,並且以大量的文獻基礎去跟他辯論。在這過程中教授會隨時問這樣可不可以,這樣有沒有機會可以繼續往下做,這就是給學生一個說不的機會。我認為凡是一個好的上位者、好的上司,都應該給下屬一個說不的機會,但也不是隨時隨地看心情就說不,這樣肯定在職場會成為雞掰人。而是要有憑有據的說不,主管也不要一意孤行只想照自己的計劃行事,或許員工有更好的想法。
關係越親密,就越不該忽視對方
書中是提到,關係越親密,越該說出心裡話,但我覺得可以稍微更改一下。我認為越親密的人應該越不該忽視對方。越親密的人會認為對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,連基本的請、謝謝、對不起都不會說。如同上方的禮物一樣,會覺得情侶就該送禮物,男生就該送女生回家等等。當不熟的人這樣做會說謝謝,為什麼到親密的人之間就不會說了。同樣親密的人應該多多溝通,最近很紅的動漫葬送的芙莉蓮有提到,有些話不說出去,對方永遠不會知道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☆☆☆
這本書好像是軍中會發給每位替代役的一本書,個人認為受眾群太狹隘了,一百種方法但其實只有幾種看起來有用,剩下只是一直灌輸不要太過自責的想法。不會拒絕任何事、別人難過也覺得是自己的錯、無自我想法只會跟隨他人等等,一定要是那種把所有事情都自己扛的人才有可能是受眾群。我認為只要具有一點點自我思考的人,應該是可以把時間花在其他書上,但在軍中很無聊可以加減讀,並且把所有過錯推給長官,反正是書中教的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